清风吴忠
吴忠:打通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
吴忠市聚焦制约基层监督力量薄弱、质效不高、监督乏力等难点堵点,打好凝聚合力、拓展质效、释放威力“组合拳”,着力打通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,推动监督下沉、落地、见效,以高质量基层监督促进基层治理。
抓住“人”这个关键,全方位凝聚监督合力。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,27家县级派驻机构全部实现集中办公,实行机关对派驻机构人、财、物直接领导、统一管理。健全完善“县统筹抓乡促村”工作机制,整合县级纪委监委、乡镇(街道)纪检监察人员力量,开展片区协作模式,将全市47个乡镇纪委划分为16个协作片区,由各县纪检监察室统筹乡镇纪委、派驻纪检监察组人员力量,实现信件联办、案件联查、问题联解、监督联动“四效共振”。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督促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,全市所有行政村(居)全部配备村(居)纪检委员,有力推动县级纪委监委和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在监督检查、案件查办上形成合力,全面激活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。
抓住“责”这个基础,全链条拓展监督质效。针对派驻机构集中办公后如何高效开展日常监督问题,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围绕乡村振兴、教育医疗、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,开展“室组”“组组”“室组地”联合监督,完善被监督单位上报“三重一大”事项、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被监督单位会议、派驻机构问题线索联席会商等制度,推动日常监督、专项监督沉下去、问题线索浮上来。健全对乡镇(街道)、村(居)提级监督制度,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提级监督人口较多、资金相对富集或乡村振兴示范村(社区)84个,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体量大、信访矛盾突出的10个村开展提级巡察,推动解决村“两委”班子、村监会成员履职、“三资”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。充分发挥基层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服务平台作用,建立健全投诉问题快速受理、归口交办、跟踪督促、限时办结、及时反馈等机制,集中晾晒集体“三资”事项,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问题、办理群众投诉。
抓住“案”这个重点,全过程释放监督威力。制定《监督执纪执法协作区实施方案(试行)》,建立联合办案模式,统筹调配人员力量,针对案件疑难问题共同研判、精准处置,实现上下协同、优势互补。落实“乡(镇)案县管”机制,各县(市、区)纪委监委定期对各乡镇(街道)纪(工)委的信访举报、问题线索、监督检查、审查调查和办案安全开展督导指导,全面提升案件质量。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,对各县(市、区)和各乡镇(街道)已办结案件开展案件质量评查,探索采取审理意见每案一反馈、案件情况每季度一交流、评查结果半年一通报“三个一”方式,切实加强对执纪执法程序、定性量纪处理的监督,进一步提高精准定性量纪执纪执法水平。(吴忠市纪委监委)